在2025年1月16日举行的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来自广东省工商联的三位政协委员分别围绕民间投资、车企出海和打造粤茶品牌等话题建言资政。

彭晋谦: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充分表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激活民间投资的明确导向。”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代表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澎湃经济增长动能》主题发言。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当前广东民间投资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彭晋谦提到,据广东省工商联开展的民营企业调查问卷分析,一是国际形势不稳带来投资预期不稳,企业家在战略决策时更加谨慎,投资意愿下降;二是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投资动力不足;三是因资源配置和准入机会不同,民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四是过度监管、“逐利性执法”、政策不稳定、拖欠账款等现实问题和社保补缴等历史问题叠加,制约企业扩大再投资。

对此,彭晋谦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提振发展信心,让民间资本大胆投。如聚合多方力量把国内外形势讲清、把惠企政策讲透;办好世界粤商大会,加强民营企业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等。第二,要保持政策稳定,让民间资本放心投。可借助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为契机,尽快推动出台广东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第三,要强化金融支持,让民间资本轻松投。比如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加快推出一批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第四,要加强投资指引,让民间资本精准投。可开展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专项行动,打破影响民间投资的各类 “隐形门”“玻璃门”。

王福亮:推动广东车企“抱团出海”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饱和与激烈竞争使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汽车销售增量的重要渠道。‘不出海,就出局’已成当前汽车行业的共识。”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福达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王福亮聚焦车企出海话题,作《加强协同 推动广东车企“抱团出海”》主题发言时提到,广东是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但调控力度和服务引导不够、出海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足、内生动力和政策环境存在不足,成为制约广东车企出海的主要问题。

为推动广东车企协同拓展国际市场,王福亮提出,完善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加强行业统筹协同、夯实技术人才基础、优化市场经营环境五点建议。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广东汽车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经济政策培育本土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汽车出海企业联盟;推动海关协同车管、税务等相关单位在口岸配套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等。

蓝泽敏:打造“粤字号”茶产业品牌新标杆

“广东作为全国茶叶流通消费大省,是茶叶收藏仓储和茶叶批发市场最多的省份,也是新茶饮门店和平台企业最多的省份。”潮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家乡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蓝泽敏在《着力链式改造 打造“粤字号”茶产业品牌新标杆》主题发言中提到,广东六大茶类品种齐全,茶叶种植面积149.5万亩,有70多个县(区)级产茶区、39个省级茶叶类专业镇、278个专业村,拥有31个茶类区域品牌。

但广东茶产业发展存在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缺乏规模化龙头企业和品牌、科技与人才存在短板等问题,因此面对当前的新业态、新趋势和品牌作用影响,亟须开展链式改造,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对此,蓝泽敏从加强茶科技、茶产业、茶文化统筹力度,实施产业产品标准化建设;打造龙头企业,推行链式改造;加强统筹,打造优势品牌;对接“百千万工程”,推动茶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提出建议。